close
本文引用自"國家政策論壇"創刊號
網址:http://www.npf.org.tw/monthly/0201/theme-100.htm
壹、政策主流意識型態
當前世界各國的國家形態約可分類為:一是以美國、英國為主的央格魯薩克遜為主的國家治理的意識形態;二是以歐洲國家(含泛北歐國家)為主的國家治理意識形態。在以美國、英國為主的央格魯薩克遜為主的國家型態,強調政府再造式的改革,是奠基在新公共管理以及新右派的市場上。而以歐洲國家(含泛北歐國家)為主的國家型態上強調國家對於社會福利的重視,反對以英美為馬首是瞻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模式,強調國家應負起照顧人民的權益,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民營化更是要由國家來管理與執行,不可交由民間來執行。汎北歐國家的模式,就是要建立「平等」制度,其特色包括:公共性質濃厚的社會政策、高度的普遍主義、國家強力介入及高稅率與高給付水準;就其細目而言,汎北歐國家(包含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對於政策的細目還是有其不同之處。一般而言,可以分成社會民主主義、新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
一、社會民主主義
傳承自社會主義,所以該理論價值主張通常包括:平等、自由、民主、團結、安全、效率。社會民主主義有以下主張:1、社群(community),社會主義者認為,人類是共同結合的社會性生物(social creatures),能夠組成社群,以集體的行動、意願及能力解決社經問題。在此共同人性下,社群重於個人。2、合作(cooperation),既然人是社會性生物,社會主義者認為人的關係自然是合作的而非競爭的。3、平等(equality),對平等的承諾,是社會主義者最明顯的共通價值主張;需要的滿足(the satisfaction of need),關於社會物質或利益的分配,相對於右翼政黨本於社會不平等的天賦的分配原則(多勞者多得),社會主義者認為應根據「需要」(按需分配原則),這構成社會主義的「正義」概念。4、公有財產(common ownership),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平等與競爭源於私有財產制及生產資本與工具,財富由勞力共同產生,應歸於社群而非個人;財富滋生貪得無厭心理,也助長物質崇拜心理,讓人以為經由財富的追求可以產生快樂與成就感。因此,有的社會主義者主張廢棄私有財產制(例如馬克斯主義者),有的人主張生產資本與工具應公有化,有的則折衷地主張財產權應與社群的利益均衡。
二、新自由主義
Gray指出自由主義傳統基本特點綜合來說有:自由主義主張:1、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即個人相對於任何社會集體而言,都具有道德性的優先性與特殊性,個體的活動是可以獨立於社會建制而存在。2、平等主義即賦予人一切相同的道德地位,否定人類道德價值差異,與法律秩序或政治秩序之間有任何關聯。3、普遍主義(universalism),即肯定人類種屬上的道德統一性,認定特殊的歷史和文化形式只是具有次要的意義。4、改良主義(meliorism),即肯定所有社會制度和政治安排,都可以藉由不斷的改革而更臻完美。由於與保守主義之主張差異不大,可併而論之,有利於社會主義。
而其落實則包括保障消極意義下的個人自由、私有財產、市場經濟與代議政府。根據Arblaster在1984年所說,新自由主義認為:1.社經地位影響個人能否享有公民權利(如政治參與與結社等)。2.私有財產積累的先天差異,導致社經地位的不平等。3.國家應以公權力對貧富不均狀況進行調整,促進社經地位平等,才能保障公民權利。
三、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作為一種流行的意識形態,大約始於1830年代的英國。到了20世紀中葉以後,傳統保守主義蛻變為「新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不僅保留了古典保守主義的基本信念,為因應新的時代課題,也吸收古典自由主義的思維。新保守主義在政治主張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最小國家職權與最大個人自由」。新保守主義的重要政經主張有:1、維護西方傳統價值,崇拜自由主義之個體自主性,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其他集體主義對個人自由施加的枷鎖。2、推動保守的福利政策:國家應大規模刪除沒有必要的社會福利,僅提供基本必要的服務,同時鼓吹在個人自主負責的理念下,每個人應對其處境負責。3、強調傳統宗教、家庭與道德的重要:重視基督教(或新教)的信仰、上帝及聖經,同時提倡權威、家庭觀念以及道德的重要。因此新保守主義者反對性解放、同性戀或墮胎,也重視家庭的組織與功能。4、重視機會平等:新保守主義者提倡施展才能的自由市場體制,重視機會平等而非結果的平等。例如某些種族上的少數團體優先雇用計畫,反而造成資格更好的白人喪失工作機會,保守主義者反對這樣違反人性天生差異的自由主義計畫,他們認為應該讓最有能力、創意的人運用機會,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福祉,而一個不能持續繁榮與創造積累的社會,根本沒有分配社會福祉的可能。5、珍惜私有財產制度,主張自由經濟市場競爭:新保守主義經濟政策,最著名的就是「供給面經濟學」,主張削減政府支出及社會福利支出、放寬不必要的企業管制與行政命令、實行減稅計畫、鼓勵企業增加投資等等。
貳、各國政黨意識形態
一、德國
(一)、中間偏右:基民盟
探討基民盟的意識形態傳承,應該注意兩點:首先,基民盟依其建黨過程與黨名,似乎是以宗教意識作為凝聚成員的原動力。但是在意識型態與政策上卻非如此。除了早期該黨與教會曾有過一定的連繫外,基本上,教會對基民盟的政策走向並無決定性的影響力,而且在世俗化的民主社會,以宗教為主軸的政黨也不可能獲得壯大的空間,所以,基民盟自建黨以來即不以宗教教旨為號召核心;第二,由於是戰後新建的政黨,因此相對於其他活躍的政黨,基民盟並沒有單一的意識形態的歷史包袱。而且它是在盟軍的佔領下領導戰後德國重建的政黨,必須配合時空的實踐需要,出之以務實的政策,故而其主要的政治主張和原則,係以吸納與修正西方 (指非馬列式社會主義國家集團) 的主流政治價值而逐步建立起來的。
(二)、中間偏左:社民黨
社民黨略帶馬克斯式社會主義的黨色彩,顯然未能獲得民眾的認同。後來漸漸地往中間「修正」,到了1959年通過「哥德斯堡綱領」(Godesberger Programm),才完全拋棄馬克思式的社會主義,開始擴張超越勞動階級的選民基礎,轉向中產階級訴求 (特別是中產階級的知識份子) 而成為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
(三)、新中間路線: 社民黨的路線改造與掌權
七O年代末期,原本佔據德國主導地位的福利共識開始瓦解,逐漸取而代之的是科爾的基民盟政府所奉行的新保守主義政策。對前者而言,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當代社會,主要的問題癥結在於自由競爭過度,造成社會的不正義,讓變遷的成本轉嫁於缺乏競爭能力的弱勢者。因此由政府採取積極的計劃與指導,來公平地分配社會利益與資源,以增進保障全體國民的一般幸福。對後者而言,雖然贊同福利國家的政策,但反對政府過度干預個人領域,也反對國家直接監督市場,讓企業和個人自由發展,尊重傳統的價值和制度以及宗教、家庭和社會的機制。但是,這兩方面的理念與政策,因為無法有效地全面解決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加上由於無預期的德國統一的到來所導致的社會以及經濟變遷等因素,使得從過去的政治社會中找尋一條新路的訴求,日益成為新的期待壓力,其最終的結晶即所謂的新中間路線 (Neue Mitte),並且在98年的大選裡讓社民黨得以與綠黨獲取執政權,共組聯合政府。
新中間路線係德國政界對於當前政治意識與現實的標籤,其在國際的範圍內則以「第三條路」而聞名。其在理論界最主要的提倡者即是眾所周知的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 (A.Giddens),經由他對於晚近政治意識的變遷的觀察以及綜合,再配合上英、法、美國等主要國家標榜此種路線的政黨相繼掌權,而成為取代之前當道的新保守主義的政策。依據這股政治意識的解釋,左派/右派、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經歷史的洗禮,都已不再那麼的壁壘分明;傳統的兩極化的政治意識形態的對立,亦在這股轉型風中消失的無影無蹤。雖然如此,它們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仍然有待新的改革方案加以克服。
二、英國
探究英國政黨的意識型態變遷是一項非常吊詭的工作,因為它預設了每一個政黨皆有一套獨特的意識型態,不但有別於其他政黨,而且也會忠實地落實在其政策上。可是環顧英國主要政黨意識型態的內容,我們不禁懷疑到底政黨與意識型態的一對一對應關係是否成立。即使承認每一個政黨皆有其獨特的意識型態,但意識型態又與政黨實際作為何干呢?有人以為統治者或執政黨的作為絕大部分受制於實際情境(circumstances),因此轉圜空間極為有限。即使我們觀察到不同政黨執政會有不同的政策,但這是因為政黨必須回應外在壓力,而非其意識型態之堅持所致。信奉馬克思主義者甚至認為意識型態只是統治者用以壓迫反對者的工具。它是種統治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用來限制絕大部分被統治者之意識(consciousness),合法化其統治。因此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所有的政黨衝突皆是表面假象。被統治者實際上並沒有選擇之餘地。
筆者以為上述的「意識型態無用論」採取一種短期且偏狹的觀察角度。僅管政黨政策之不同可能源自外在壓力,但這並不表示意念(idea)本身毫無作用。筆者雖不主張「意念」在因果上導致(cause)政黨轉變其政策,但意念至少是政黨政策本身的一部分。若不瞭解政策背後的意念,便很難掌握政策的全貌。是此,政黨意識型態並非毫無作用。此外,短期來看雖然不同政黨的政策容有重疊之處,但長期來看政黨意識型態之對立是顯而易見的。
(一)、保守黨
新右派的「經濟自由主義」得等到柴其爾夫人才將其發揚光大。承襲Hayek, Friedman及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之論述,柴其爾夫人認為市場比「計畫」(planning)更能促進自由。國家應限制其活動範圍至確保市場的正常運作即可。(例如,確保私有財產權及主導貨幣政策等。)但這只是柴其爾主義的一小部分而已。Hall認為柴其爾主義是個取材豐富的大融合。它結合了傳統保守主義的有機社會特徵,如國家、家庭、責任、權威、標準,和傳統主義,與「自由至上主義」的侵略性素材,如自利、競爭、反國家主義、自由市場等概念。而柴其爾主政時期,這兩股思想便是其政策的指針。早在1968年柴其爾便誓言限制國家及政府的角色,並賦予個人更大的責任。她認為人民有權利依其能力去創造最大的成功,國家則不應限制個人發展。柴其爾主義認為集體化的國家社會主義造就了「父權式」的國家與「依賴成性」的人民,因此保守黨的新右派便要徹底消滅社會主義的遺毒,解放人民並賦予自由和責任。有趣的是「父權式」的國家角色正是傳統保守主義所慣用的概念之一。柴其爾主義將其視為頭號敵人是否有矛盾之處呢?答案不全然是肯定的。因為柴其爾主義的另一股思想主張恢復政府的權威便已種下內在矛盾的種子。在保守黨1979年大選的政綱中,柴其爾明確地承諾要恢復政府的權威去控制不負責任的工會,並打擊日益嚴重的犯罪。保守黨認為社會主義已造成經濟失控、個人不負責任的作為、降低道德標準,和破壞家庭生活。保守黨應以恢復傳統的價值及秩序為職志。柴其爾主義結合兩個看似相反的思想,即「自由至上主義」和「威權主義」於一身,其實也反映保守主義常犯的「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內在矛盾。但在政策實行上,柴其爾政府可以稱得上是意識型態治國的典範。
(二)、新工黨
新工黨既不採新右派消費者取向的「公民」,也不用舊工黨全面福利取向的「公民」,改採彈性取向的「公民」概念。換言之,新工黨認為「公民」應處在一個「接納性的社會」(inclusive society),其權利視地方情境與個人條件而定。新工黨接受新右派的批評,認為全民福利不是公民權利的伸張,而是公民權利的失敗。但新工黨下的「公民」是反對排他性的社會機構。透過社會整合政策(social integration policies),新工黨希望賦予人民參與市場競爭和參與公共決策之能力。從勞動生產、市場參與,與政治行動中,新工黨希望建構一個「接納性的社會」。公民雖享有福利,但也須付出相對義務,因為在「接納性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是社會的股東(stakeholder),所以個人也須整體社會的成敗負責。
新工黨的意識型態仍脫離不了左右兩極的論述範。新工黨希望在左極的國家無限干預和右極的個人自由至上間尋求第三條路。但這也是歷史上所有政黨重新定位其意識型態時所必經之路。
(三)、第三條路
(1).起源
據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的紀登斯表示,第三條路哲學的靈感係直接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諸國的積極勞動力市場計畫,而且許多理念與老工黨產生決裂。
(2).價值
主張平等、對弱者的保護、作為自律(自主)的民主、無責任即無權利、無民主則無權威、普世的多元主義、哲學上的保守主義等。
(3).綱領
第三條路的綱領可簡化包括:激進的中間派、新型民主國家、積極的市民社會、民主的家庭、新型的混合經濟、包容性的平等、積極的福利制度社會投資國家等,其要點如下:
1、深化民主的程序,並將政府與市民社會的組織結成夥伴關係,希望重新建構國家並發展民主制度,透過公民自由主義以重建公共空間,塑造個人自治、促進更具反省能力的公民團體及第三部門出現並參與政府決策。此外,政府也應具有結構性回應全球化變遷的能力,以及擴大公共領域的透明度及開放度。
2、經濟基礎為混合式經濟,並維持必要的管制(如國際金融與貨幣的流動)。重視社會投資(括人力資源培訊、教育及基礎建設),建立公、私部門間的協作機制,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等。
3、在政府運作方面,機構調整應遵循「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收益」生態學原則,不應簡單地化約為精簡裁員,而是提高政府機構工作效率(學習商業習慣)。有一絲可能,就不要引進市場機制或準市場。
4、社會福利方面,將現行福利制度現代化以提高效率。推動積極的福利政策(以人力資源培訓替代過去的金錢性移轉支付)。
英國新工黨所提出的第三條路的政策路線,第三條路最早是由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的安東尼‧紀登斯(A.Giddens)所提出,其影響到美國新民主黨柯林頓政府的改革以及德國施洛德的社會民主黨的政策方向。
三、美國
美國兩黨政治的興起聯邦黨基本上代表北方各州的商業利盃,主張要有強大的中央(聯邦)政府,保護美國在政治上不受歐洲的支配,在經濟上協助新興工業成長,免於來芭歐洲先進工業國家的競爭。民主共和黨則是代表南方的農業利益,主張州權至上,另外在貿易問題方面則是不希望見到美國採取任何保護政策,以免因歐洲大陸報復而禁止其農產品的進口,影響貝經濟利益。因此,美國兩黨在形成之初,就在墓本的經濟議題之立揚有所區隔。此外,聯邦黨比較相信大有為的政府,因此聯邦政府成為服務工商企業,創造經濟繁榮的工員;而反聯邦主義份子則是比較信任人民,認為聯邦政府應將權力下放到州及地方的層次,因為州的政治運作更接近人民,較容易受到監督。聯邦黨認為政府應中精英領導,方能獲得有效的治理;民主共和黨則認為乎民政府最能體驗民意,代表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因此,兩黨在對人民的信任及政府的功能方面之認知,亦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聯邦黨由於精神領袖漢彌爾頓在一八0四年遽逝而逐漸式微,使民主共和黨的三位總統傑佛遜、麥迪遜及門羅(James Monroe)都做滿兩任,造成二十多年該黨到美國全國政治的強勢領導。但在一八二四年的選舉中,該黨四位候選人中,體制外的傑克遜(Andrew Jackson)雖然在選票及選舉人票均高過門羅總統任內的國務卿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但由於未過半數,最後出眾議院選出亞當斯為總統,也造成了傑克遜的極度不滿,促成了民主共和黨的分裂,支持亞當期的民主共和黨轉為國家共和黨(National Republican Party),而傑克遜的擁護者則簡稱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由於昆西亞當斯來自新英格蘭地區,貝父親又是惟一擔任過總統的聯邦主義份子,因此他及他所領導的國家共和黨篤信聯邦政府可以成為大有為政府,除了繼續支持保護關稅政策外,亞當斯還希望政府能多協助美國的墓礎建設,提供便利給工商業。此外,他甚至還認為聯邦政府應在教芎、科學、藝術各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牠的主張,獲得已自政治舞臺消失的聯邦黨支持者的認同,儘管他在一八二八年競選連任時失利,但這兩股力量已逐漸發展形成一個新的自由黨(The Whig Party)。雖然惠格黨的候選人僅贏得一次總統大選,但在共和黨未興起前,美國基本上是又回到了民主黨和自由黨兩黨競爭的局面。一八五四年,反對蓄養黑奴的民主黨員、社曹改罩運動人士、及自由黨員成立了共和黨(The Republican Party),藉著反對蓄奴運動的普遍受到支持,共和黨很快就在國書選舉中展現賣力,並在一八六0年一舉拿下白宮寶座。
共和黨及貝先驅的自由黨在蓄奴問題方面,與民主黨的主流意見是相對立的。不過,蓄奴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人道或是人權問題,而是農業利益及州權自主的墓本經濟、政治與憲法權限之爭議。這也是為什麼蓄奴問題在美國建國之初就已存在,並隨著區域間不同的經濟發展及政治人物對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的不同解讀,而逐漸演變成區隔兩個主要政黨的重要議題。
四、法國
(一)、1997年以來法國社會黨思想及重要政策
(1)、「當代社會主義」論(socialisme moderne)與「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
當蘇聯瓦解,共產主義沒落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藉全球化橫掃世界時,向來標榜介於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中間路線的歐洲社會民主義遂陷入困境:在經濟成長上,以國有化和公共支出為主軸的經濟思想不再能帶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全球化趨勢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全球化趨勢不從心;在社會公義上,福利國家的理想迫使政府負債累累,赤字不斷上揚,財政左支右絀,知識經濟和金融活動的活躍,使得貧富差距急速加大;在政治思想上,當美國自由化,企業化思潮稱霸全球時,強調大有為政府的社會主義被認為是落伍官僚文化的溫床。英國首相布萊爾與德國總理施洛德遂發表共同宣言,提出第三條路思維,認為是歐洲社會主義未來的選擇。就在上述宣言發布前兩個星期,布萊爾曾會晤法國總理喬斯班,邀請後者簽署加入,但遭婉拒。
喬斯班婉拒布萊爾和施洛德的邀請,一方面是認為第三條路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和討論,另一方面則是不同意布萊爾部份的政治經濟思維。然而第三條路提出後,立即受到歐洲乃至全球的重視,也成了法國媒體和學界討論的焦點,讓喬斯班大感意外。於是喬斯班遂在1999年提出當代社會主義論,回應布萊爾的第三條路,並成為當今法國社會黨的思想依據。
當代社會主義論的思想主軸有四點:
第一、社會主義不僅追求均,也要求富,換言之,發展經濟與公平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兩大目標。長期以來,社會主義運動鑑於經濟已獲得充份發展而偏重均的追求,但是面對當前新的經濟發展趨勢,社會主義必須均富兼顧。
第二、社會主義並不反對市場經濟,而且認為市場經濟是迄今最有效的發展方式。然而,市場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社會主義反對完全放任市場發展而不加以糾正。
第三、市場機制的建全仍有賴國家的協助,但是後者的角色不再是直接介入而是從旁輔助。
第四、社會主義源於歐洲,然後隨著各國國情而發展出不同的形式,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仍應尊重各國傳統,維持多樣性的發展,而不應企圖統一成一個固定的模式。喬斯班更不時反覆重申:第三條路是英國工黨根據自身傳統和國情發展出來的思維,只適用於英國。
據此,當代社會主義與第三條路有幾個十分相似的地方:
1.強調權利-義務和利益-責任的相對性。
2.私人企業不再被視為會損及社會公平,反而被視為經濟成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的大功臣,是知識經濟時代活力的主要來源;
3.教育,技職訓練和終身學習被視為達成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
4.福利國家概念必須重新界定,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必須降低,支字必須減少,救濟手段必須再加上輔導措施,讓受救濟者能重新參與社會,而非僅是等待救濟的被邊緣化。
5.國有化不再被認為是實踐社會公平的必要手段,反而可能是新經濟時代的阻礙。這些關係著國計民生的大企業,透過責任的規範或民間團體監督,或許更能達到服務公眾的目的。
6.政府的責任是要在基礎建設,教育訓練,研發創新,稅制法律等方面創造一個有利經濟發展的環境,誘發私人企業發展經濟。
7.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政府的機制必須重新調整改革,權力下放無可避免。
然而當代社會主義與英國新工黨的第三條路仍有顯著的差異,概括而言,前者仍信奉凱因斯理論,強調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後者則傾向自由放任主義,認為政府對經濟活動管得愈少愈好,非不得已絕不介入。這些差異表現在經個面向:
1.工黨認為惟有當市場機能不能正常運作時,政府才要介入;但是法國社會黨堅持,當國家要負起規範社會,重分配財富和鼓勵發展的責任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下介入市場經濟運作;
2.基於同樣的邏輯,工黨承繼保守黨的觀點,認為歐盟應放任共同市場運作而無須過份介入;社會黨則認為,歐盟不僅是一個自由貿易區,所以應維持強大的能力,適時介入市場;
3.儘管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相對性,法國社會黨仍強調社會救濟的不可或缺,與照顧失業及低收入者的必要性,反對走向雙軌社會,置弱勢者於不顧;工黨雖然也同意照顧弱勢族群,但主張量力而為,不認為社會救濟在政策上的優先性。
4.法國社會當堅持涉及公共安全,社會正義,國家行政,教育衛生,交通文化等事務仍必須納入公共部門,排除在私有化之外,因此質疑工黨鐵路私有化政策,認為根本違反社會正義。
5.法國社會黨堅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犧牲勞工的工作權,因為勞工不是商品,必須獲得尊重。
上述差異,筆者以為,不僅與英法兩國政治傳統、經濟理念還有社會福利思維差異息息相關,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工黨係在所謂柴契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革命十四年後執政,而社會黨則是承接十四年的密特朗路線,兩者上台執政的社會基礎和背景截然不同。
伍、泛北歐國家
泛北歐國家的政黨主要可分成社會主義政黨陣營(以社會民主黨為主)及非社會主義政黨陣營(以保守黨為首)。北歐各國長期由勞工階級所主導的社會民主黨所執政:(一)瑞典從1932年到1976年執政長達44年,1976年首度由非社會主義政黨執政,1982年再重回執政,至1991年,才由非社會主義四大黨派(溫和黨(前保守黨)、中間黨、自由黨及基督民主黨)所組成的聯合政府所取代。1994年社會民主黨重新執政迄今。(二)芬蘭在1979年到1986年間以社會民主黨派聯合政府為主要的執政模式,聯合的政黨包括中間黨、瑞典人民黨、左翼聯盟、鄉村黨,1987到1990年由保守黨民族聯盟包括社會民主黨、瑞典人民黨、鄉村黨聯合,似乎有左右共治的形式。1991年到1994年則由中間黨與民族聯盟、瑞典人民黨及基督教聯盟聯合執政。1995年重回社會民主黨,與民族聯盟、瑞典人民黨及左翼綠黨聯盟聯合。(三)挪威在1975年到1981年由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1981年到1985年由保守黨派執政,1986年到1988年又由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1989年再由保守黨派一年短期執政,1990到1996年民眾選擇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1997年基督教民主黨當選,與中間黨、自由黨聯合執政,是一個政黨輪流執政的典型。(四)丹麥的政黨執政則較異於前三者,1979年到1981年由社會民主黨單獨執,1982年到1992年長達11年的時間,丹麥是由保守黨派(包括自由黨及激進自由黨)聯合執政。1993年以後由社會民主黨與中間民主黨及激進自由黨聯合執政,似乎又有左右共治的色彩。
將上述各國的政黨意識形態分別以社會民主主義意識形態、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以及保守主義三方面來探討:
一、在社會民主主義意識形態方面:
(一)經濟面:
低利融資的「積極工業政策」(active industrial policy):以擴張國營企業和銀行為主(北歐);解除管制政策、高利率政策(北歐);低利融資政策(北歐);丹麥由於1982到1992年間由保守黨派聯合政府的連續執政,偏向採行自由的經濟政策,以消費性輸出為主要經濟活動(北歐);以荷蘭模式開創工作機會以解決失業問題(德 社民);改革影響競爭力的稅制(德 社民);強化人力資源(德 社民);重要產業及服務堅持國營化(法 社會);縮減工時,以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法 社會);積極性核能政策,覽為核能政策私有化,政府須負完全責任(法 社會)。
(二)財政面:
鼓勵外資流入,政府政策朝向鼓勵國內投資;為了創造儲蓄率採取保守的措施。
(三)社會福利面:
「集中式薪資談判」(北歐);「團結工資政策」(北歐);「積極勞動市場政策」(北歐);瑞典社會民主黨在1988大選中提出的福利政策包括:每年休假六星期、親職假從9個月提高為15個月、超過1歲半的學齡前兒童完全由政府提供日間的托育措施。1994年社會民主黨從回執政,對於年金改革的新制強調在家中照顧幼兒、繼續升學及服兵役者均應獲得額外的年金基數。以瑞典為福利典範的北歐國家,強調平等原則,對「私有化」相當排斥,特別是在福利服務方面,可以接受由私部門提供另一種選擇,但不能接受完全的私有化(北歐);挪威的「親職假」最長為一年,且並實施「病童照顧假」,幼童照顧的情事認定並不是透過社會安全而是另外的「親職假」制度(北歐);丹麥的「國民基本年金」、「勞動市場補充年金」、「勞動市場年金」、「個人私人年金」(北歐);丹麥的「親職假」為24週(北歐);以輔助就業取代救濟金發放(英 工);承諾解決失業問題(德 社民);關切社會財富的重分配(德 社民);提高最低工資(法 社會);津貼與補助增加(法 社會);致力維持及創造工作(法 社會);社會救濟不可缺,反對置弱者於不顧(法 社會)。
(四)勞工面:
集中式薪資談判、團結工資政策(相等的薪資水準)(北歐);對於失業者並不採行「工作福利」政策,許多歐洲國家都有實施基本工資政策,並有強制性訓練的規定(北歐);採取「工作線」政策,對於失業給付條件的認定、身心障礙資格的認定、疾病給付資格的認定均趨向嚴格,同時擴大傷病者的職業重建,以確保工作線上勞動力不會過份流失(北歐);積極性勞動市場(英 工);縮減工時政策,由法定39工時縮短為35工時,是源於當代社會主義的思想主軸(法 社會);堅持不裁員,薪資自議的原則(法 社會);政府立法,企業對話(法 社會)。
(五)外交面:
單一貨幣政策:瑞典在1991年申請加入歐盟(EU),1995年正式加入歐盟。瑞典因尚未完成相關的獨立中央銀行法規,同時也不是歐洲匯率機制的會員,因此被排除在1998年3月25日歐盟執委會所公佈符合採用單一貨幣歐元的國家之列(北歐);延續歐洲統合路線,強調必須尊重國家主權(法 社會);歐盟不僅是自由貿易區,也應維持強大干預機制(法 社會)。
(六)教育面:
重視教育訓練等社會投資(英 工)
(七)內政面:
新統合主義的影響(北歐)。
二、在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方面:
(一)經濟面:
重市場經濟政策(美 共和);解除管制政策(美 共和);推動減稅(美 共和)
(二)財政面:
控制貨幣以維持價格穩定(美 共和);控制通貨膨脹,刪減政府支出(美 共和)
(三)社會福利面:
縮簡福利(美 共和);採行抵用券增加市場活力(美 共和);實現充滿溫暖的高齡社會、因應少數子女社會
(四)國防面:
推動「星戰」計畫(美 共和)
(五)外交面:
推動自由貿易(美 共和);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美 共和)
(六)內政面:
限制聯邦主義將權力下放地方(美 共和);文官改革,削減文官人數(美 共和)
三、在保守主義上意識形態方面:
(一)經濟面:
1984年民營化政策項目:包括自來水、煤氣、電力與英國航空、英國國鐵、英國電信等(英 保守);重市場機制(英 保守);解除管制(英 保守);減稅(英 保守);推動自由貿易政策(美 民主);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美 民主);形塑人道主義面貌、以績效和具有變遷能力的人道主義工業社會(德 基督民主)
(二)財政面:
財政改革(英 保守);控制貨幣以維持價格穩定(英 保守);平衡預算(美 民主);減少赤字(美 民主)。
(三)社會福利面:
縮減社會福利(英 保守);以助學貸款配套的高學費政策(英 保守);鼓勵人民去承擔私人健康服務(英 保守);以社區關懷代替國家福利(英 保守);國民年金制度以及增加老人健保(美 民主)。
(四)勞工面:
限制工會並解放勞動市場(英 保守)、打擊工黨在地方政府的勢力(因為工黨掌握多數的地方政府)(英 保守)
(五)國防面:
介入兩岸關係、南北韓關係等(美 民主)
(六)外交面:
保守黨主張關稅保護政策(英 保守)、外交政策是以經濟外交為主軸,推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美 民主)、以防止核武擴散、人權等社會議題為主(美民主)、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美 民主)、推進歐洲的政治聯盟(德 基督民主)、與西方陣營加強結盟,並沿續與東方集團的連繫(德 基督民主)
(七)教育面:
以抵用券取代教育補助(英 保守);各級學校必須經過「教育標準辦公室」評鑑,不合標準則被列入辦學失敗的學效(英 保守);重視教育訓練等社會投資(美 民主);大量投資高科技與教育,維護公立學效教育經費(美 民主)。
(八)內政面:
民營化政策(英 保守);續階計畫(英 保守);機構化(英 保守);國家績效評鑑(NPR)、新政府運動(美 民主);將企管原則運用於公部門(美 民主);打擊犯罪(美 民主);強化婦女政策(美 民主)。
參、 比較分析
由上述可知,北歐國家、德國社會黨、法國社會黨所推行的政策帶有偏向社會民主主義的色彩;而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以及英國的工黨與保守黨大多是在新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間擺盪。同時也印證了,在前言中所提及到的當前世界各國的國家形態約可分類為:一是以美國、英國為主的央格魯薩克遜為主的國家治理的意識形態;二是以歐洲國家(含泛北歐國家)為主的國家治理意識形態。除此之外,日本並不屬於上述兩大意識形態之中,但也看不出日本政黨在推行政策背後的意識形態的屬性到底為何,只能根據政策的屬性歸納入較傾向的意識形態。
將各國不同政策歸納在三種意識形態的分類之中,事實上這樣的分類是很勉強的,因為各國政黨所推出的政策為了選舉考量往往將自己政黨的政見趨向與敵對政黨意識形態相同,例如:美國民主黨在柯林頓主政下致力平衡預算、減少赤字、推動自由貿易與大量投資高科技及教育,這種便是趨向共和黨的政策定位。所以不同國家的政策定位是受到不同的意識形態所影響的,從各國的經驗來看,民意關心的仍是「經濟穩定」與「失業問題」。可以想見的是今後,意識形態對各國政策定位的影響力將會有增無減,並引發國家之間的比較與學習,特別是「經濟穩定」與「失業問題」。
網址:http://www.npf.org.tw/monthly/0201/theme-100.htm
壹、政策主流意識型態
當前世界各國的國家形態約可分類為:一是以美國、英國為主的央格魯薩克遜為主的國家治理的意識形態;二是以歐洲國家(含泛北歐國家)為主的國家治理意識形態。在以美國、英國為主的央格魯薩克遜為主的國家型態,強調政府再造式的改革,是奠基在新公共管理以及新右派的市場上。而以歐洲國家(含泛北歐國家)為主的國家型態上強調國家對於社會福利的重視,反對以英美為馬首是瞻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模式,強調國家應負起照顧人民的權益,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民營化更是要由國家來管理與執行,不可交由民間來執行。汎北歐國家的模式,就是要建立「平等」制度,其特色包括:公共性質濃厚的社會政策、高度的普遍主義、國家強力介入及高稅率與高給付水準;就其細目而言,汎北歐國家(包含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對於政策的細目還是有其不同之處。一般而言,可以分成社會民主主義、新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
一、社會民主主義
傳承自社會主義,所以該理論價值主張通常包括:平等、自由、民主、團結、安全、效率。社會民主主義有以下主張:1、社群(community),社會主義者認為,人類是共同結合的社會性生物(social creatures),能夠組成社群,以集體的行動、意願及能力解決社經問題。在此共同人性下,社群重於個人。2、合作(cooperation),既然人是社會性生物,社會主義者認為人的關係自然是合作的而非競爭的。3、平等(equality),對平等的承諾,是社會主義者最明顯的共通價值主張;需要的滿足(the satisfaction of need),關於社會物質或利益的分配,相對於右翼政黨本於社會不平等的天賦的分配原則(多勞者多得),社會主義者認為應根據「需要」(按需分配原則),這構成社會主義的「正義」概念。4、公有財產(common ownership),社會主義者認為,不平等與競爭源於私有財產制及生產資本與工具,財富由勞力共同產生,應歸於社群而非個人;財富滋生貪得無厭心理,也助長物質崇拜心理,讓人以為經由財富的追求可以產生快樂與成就感。因此,有的社會主義者主張廢棄私有財產制(例如馬克斯主義者),有的人主張生產資本與工具應公有化,有的則折衷地主張財產權應與社群的利益均衡。
二、新自由主義
Gray指出自由主義傳統基本特點綜合來說有:自由主義主張:1、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即個人相對於任何社會集體而言,都具有道德性的優先性與特殊性,個體的活動是可以獨立於社會建制而存在。2、平等主義即賦予人一切相同的道德地位,否定人類道德價值差異,與法律秩序或政治秩序之間有任何關聯。3、普遍主義(universalism),即肯定人類種屬上的道德統一性,認定特殊的歷史和文化形式只是具有次要的意義。4、改良主義(meliorism),即肯定所有社會制度和政治安排,都可以藉由不斷的改革而更臻完美。由於與保守主義之主張差異不大,可併而論之,有利於社會主義。
而其落實則包括保障消極意義下的個人自由、私有財產、市場經濟與代議政府。根據Arblaster在1984年所說,新自由主義認為:1.社經地位影響個人能否享有公民權利(如政治參與與結社等)。2.私有財產積累的先天差異,導致社經地位的不平等。3.國家應以公權力對貧富不均狀況進行調整,促進社經地位平等,才能保障公民權利。
三、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作為一種流行的意識形態,大約始於1830年代的英國。到了20世紀中葉以後,傳統保守主義蛻變為「新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不僅保留了古典保守主義的基本信念,為因應新的時代課題,也吸收古典自由主義的思維。新保守主義在政治主張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最小國家職權與最大個人自由」。新保守主義的重要政經主張有:1、維護西方傳統價值,崇拜自由主義之個體自主性,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其他集體主義對個人自由施加的枷鎖。2、推動保守的福利政策:國家應大規模刪除沒有必要的社會福利,僅提供基本必要的服務,同時鼓吹在個人自主負責的理念下,每個人應對其處境負責。3、強調傳統宗教、家庭與道德的重要:重視基督教(或新教)的信仰、上帝及聖經,同時提倡權威、家庭觀念以及道德的重要。因此新保守主義者反對性解放、同性戀或墮胎,也重視家庭的組織與功能。4、重視機會平等:新保守主義者提倡施展才能的自由市場體制,重視機會平等而非結果的平等。例如某些種族上的少數團體優先雇用計畫,反而造成資格更好的白人喪失工作機會,保守主義者反對這樣違反人性天生差異的自由主義計畫,他們認為應該讓最有能力、創意的人運用機會,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福祉,而一個不能持續繁榮與創造積累的社會,根本沒有分配社會福祉的可能。5、珍惜私有財產制度,主張自由經濟市場競爭:新保守主義經濟政策,最著名的就是「供給面經濟學」,主張削減政府支出及社會福利支出、放寬不必要的企業管制與行政命令、實行減稅計畫、鼓勵企業增加投資等等。
貳、各國政黨意識形態
一、德國
(一)、中間偏右:基民盟
探討基民盟的意識形態傳承,應該注意兩點:首先,基民盟依其建黨過程與黨名,似乎是以宗教意識作為凝聚成員的原動力。但是在意識型態與政策上卻非如此。除了早期該黨與教會曾有過一定的連繫外,基本上,教會對基民盟的政策走向並無決定性的影響力,而且在世俗化的民主社會,以宗教為主軸的政黨也不可能獲得壯大的空間,所以,基民盟自建黨以來即不以宗教教旨為號召核心;第二,由於是戰後新建的政黨,因此相對於其他活躍的政黨,基民盟並沒有單一的意識形態的歷史包袱。而且它是在盟軍的佔領下領導戰後德國重建的政黨,必須配合時空的實踐需要,出之以務實的政策,故而其主要的政治主張和原則,係以吸納與修正西方 (指非馬列式社會主義國家集團) 的主流政治價值而逐步建立起來的。
(二)、中間偏左:社民黨
社民黨略帶馬克斯式社會主義的黨色彩,顯然未能獲得民眾的認同。後來漸漸地往中間「修正」,到了1959年通過「哥德斯堡綱領」(Godesberger Programm),才完全拋棄馬克思式的社會主義,開始擴張超越勞動階級的選民基礎,轉向中產階級訴求 (特別是中產階級的知識份子) 而成為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
(三)、新中間路線: 社民黨的路線改造與掌權
七O年代末期,原本佔據德國主導地位的福利共識開始瓦解,逐漸取而代之的是科爾的基民盟政府所奉行的新保守主義政策。對前者而言,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當代社會,主要的問題癥結在於自由競爭過度,造成社會的不正義,讓變遷的成本轉嫁於缺乏競爭能力的弱勢者。因此由政府採取積極的計劃與指導,來公平地分配社會利益與資源,以增進保障全體國民的一般幸福。對後者而言,雖然贊同福利國家的政策,但反對政府過度干預個人領域,也反對國家直接監督市場,讓企業和個人自由發展,尊重傳統的價值和制度以及宗教、家庭和社會的機制。但是,這兩方面的理念與政策,因為無法有效地全面解決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加上由於無預期的德國統一的到來所導致的社會以及經濟變遷等因素,使得從過去的政治社會中找尋一條新路的訴求,日益成為新的期待壓力,其最終的結晶即所謂的新中間路線 (Neue Mitte),並且在98年的大選裡讓社民黨得以與綠黨獲取執政權,共組聯合政府。
新中間路線係德國政界對於當前政治意識與現實的標籤,其在國際的範圍內則以「第三條路」而聞名。其在理論界最主要的提倡者即是眾所周知的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 (A.Giddens),經由他對於晚近政治意識的變遷的觀察以及綜合,再配合上英、法、美國等主要國家標榜此種路線的政黨相繼掌權,而成為取代之前當道的新保守主義的政策。依據這股政治意識的解釋,左派/右派、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經歷史的洗禮,都已不再那麼的壁壘分明;傳統的兩極化的政治意識形態的對立,亦在這股轉型風中消失的無影無蹤。雖然如此,它們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仍然有待新的改革方案加以克服。
二、英國
探究英國政黨的意識型態變遷是一項非常吊詭的工作,因為它預設了每一個政黨皆有一套獨特的意識型態,不但有別於其他政黨,而且也會忠實地落實在其政策上。可是環顧英國主要政黨意識型態的內容,我們不禁懷疑到底政黨與意識型態的一對一對應關係是否成立。即使承認每一個政黨皆有其獨特的意識型態,但意識型態又與政黨實際作為何干呢?有人以為統治者或執政黨的作為絕大部分受制於實際情境(circumstances),因此轉圜空間極為有限。即使我們觀察到不同政黨執政會有不同的政策,但這是因為政黨必須回應外在壓力,而非其意識型態之堅持所致。信奉馬克思主義者甚至認為意識型態只是統治者用以壓迫反對者的工具。它是種統治的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用來限制絕大部分被統治者之意識(consciousness),合法化其統治。因此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所有的政黨衝突皆是表面假象。被統治者實際上並沒有選擇之餘地。
筆者以為上述的「意識型態無用論」採取一種短期且偏狹的觀察角度。僅管政黨政策之不同可能源自外在壓力,但這並不表示意念(idea)本身毫無作用。筆者雖不主張「意念」在因果上導致(cause)政黨轉變其政策,但意念至少是政黨政策本身的一部分。若不瞭解政策背後的意念,便很難掌握政策的全貌。是此,政黨意識型態並非毫無作用。此外,短期來看雖然不同政黨的政策容有重疊之處,但長期來看政黨意識型態之對立是顯而易見的。
(一)、保守黨
新右派的「經濟自由主義」得等到柴其爾夫人才將其發揚光大。承襲Hayek, Friedman及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之論述,柴其爾夫人認為市場比「計畫」(planning)更能促進自由。國家應限制其活動範圍至確保市場的正常運作即可。(例如,確保私有財產權及主導貨幣政策等。)但這只是柴其爾主義的一小部分而已。Hall認為柴其爾主義是個取材豐富的大融合。它結合了傳統保守主義的有機社會特徵,如國家、家庭、責任、權威、標準,和傳統主義,與「自由至上主義」的侵略性素材,如自利、競爭、反國家主義、自由市場等概念。而柴其爾主政時期,這兩股思想便是其政策的指針。早在1968年柴其爾便誓言限制國家及政府的角色,並賦予個人更大的責任。她認為人民有權利依其能力去創造最大的成功,國家則不應限制個人發展。柴其爾主義認為集體化的國家社會主義造就了「父權式」的國家與「依賴成性」的人民,因此保守黨的新右派便要徹底消滅社會主義的遺毒,解放人民並賦予自由和責任。有趣的是「父權式」的國家角色正是傳統保守主義所慣用的概念之一。柴其爾主義將其視為頭號敵人是否有矛盾之處呢?答案不全然是肯定的。因為柴其爾主義的另一股思想主張恢復政府的權威便已種下內在矛盾的種子。在保守黨1979年大選的政綱中,柴其爾明確地承諾要恢復政府的權威去控制不負責任的工會,並打擊日益嚴重的犯罪。保守黨認為社會主義已造成經濟失控、個人不負責任的作為、降低道德標準,和破壞家庭生活。保守黨應以恢復傳統的價值及秩序為職志。柴其爾主義結合兩個看似相反的思想,即「自由至上主義」和「威權主義」於一身,其實也反映保守主義常犯的「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內在矛盾。但在政策實行上,柴其爾政府可以稱得上是意識型態治國的典範。
(二)、新工黨
新工黨既不採新右派消費者取向的「公民」,也不用舊工黨全面福利取向的「公民」,改採彈性取向的「公民」概念。換言之,新工黨認為「公民」應處在一個「接納性的社會」(inclusive society),其權利視地方情境與個人條件而定。新工黨接受新右派的批評,認為全民福利不是公民權利的伸張,而是公民權利的失敗。但新工黨下的「公民」是反對排他性的社會機構。透過社會整合政策(social integration policies),新工黨希望賦予人民參與市場競爭和參與公共決策之能力。從勞動生產、市場參與,與政治行動中,新工黨希望建構一個「接納性的社會」。公民雖享有福利,但也須付出相對義務,因為在「接納性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是社會的股東(stakeholder),所以個人也須整體社會的成敗負責。
新工黨的意識型態仍脫離不了左右兩極的論述範。新工黨希望在左極的國家無限干預和右極的個人自由至上間尋求第三條路。但這也是歷史上所有政黨重新定位其意識型態時所必經之路。
(三)、第三條路
(1).起源
據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的紀登斯表示,第三條路哲學的靈感係直接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諸國的積極勞動力市場計畫,而且許多理念與老工黨產生決裂。
(2).價值
主張平等、對弱者的保護、作為自律(自主)的民主、無責任即無權利、無民主則無權威、普世的多元主義、哲學上的保守主義等。
(3).綱領
第三條路的綱領可簡化包括:激進的中間派、新型民主國家、積極的市民社會、民主的家庭、新型的混合經濟、包容性的平等、積極的福利制度社會投資國家等,其要點如下:
1、深化民主的程序,並將政府與市民社會的組織結成夥伴關係,希望重新建構國家並發展民主制度,透過公民自由主義以重建公共空間,塑造個人自治、促進更具反省能力的公民團體及第三部門出現並參與政府決策。此外,政府也應具有結構性回應全球化變遷的能力,以及擴大公共領域的透明度及開放度。
2、經濟基礎為混合式經濟,並維持必要的管制(如國際金融與貨幣的流動)。重視社會投資(括人力資源培訊、教育及基礎建設),建立公、私部門間的協作機制,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等。
3、在政府運作方面,機構調整應遵循「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收益」生態學原則,不應簡單地化約為精簡裁員,而是提高政府機構工作效率(學習商業習慣)。有一絲可能,就不要引進市場機制或準市場。
4、社會福利方面,將現行福利制度現代化以提高效率。推動積極的福利政策(以人力資源培訓替代過去的金錢性移轉支付)。
英國新工黨所提出的第三條路的政策路線,第三條路最早是由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的安東尼‧紀登斯(A.Giddens)所提出,其影響到美國新民主黨柯林頓政府的改革以及德國施洛德的社會民主黨的政策方向。
三、美國
美國兩黨政治的興起聯邦黨基本上代表北方各州的商業利盃,主張要有強大的中央(聯邦)政府,保護美國在政治上不受歐洲的支配,在經濟上協助新興工業成長,免於來芭歐洲先進工業國家的競爭。民主共和黨則是代表南方的農業利益,主張州權至上,另外在貿易問題方面則是不希望見到美國採取任何保護政策,以免因歐洲大陸報復而禁止其農產品的進口,影響貝經濟利益。因此,美國兩黨在形成之初,就在墓本的經濟議題之立揚有所區隔。此外,聯邦黨比較相信大有為的政府,因此聯邦政府成為服務工商企業,創造經濟繁榮的工員;而反聯邦主義份子則是比較信任人民,認為聯邦政府應將權力下放到州及地方的層次,因為州的政治運作更接近人民,較容易受到監督。聯邦黨認為政府應中精英領導,方能獲得有效的治理;民主共和黨則認為乎民政府最能體驗民意,代表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因此,兩黨在對人民的信任及政府的功能方面之認知,亦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聯邦黨由於精神領袖漢彌爾頓在一八0四年遽逝而逐漸式微,使民主共和黨的三位總統傑佛遜、麥迪遜及門羅(James Monroe)都做滿兩任,造成二十多年該黨到美國全國政治的強勢領導。但在一八二四年的選舉中,該黨四位候選人中,體制外的傑克遜(Andrew Jackson)雖然在選票及選舉人票均高過門羅總統任內的國務卿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但由於未過半數,最後出眾議院選出亞當斯為總統,也造成了傑克遜的極度不滿,促成了民主共和黨的分裂,支持亞當期的民主共和黨轉為國家共和黨(National Republican Party),而傑克遜的擁護者則簡稱為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
由於昆西亞當斯來自新英格蘭地區,貝父親又是惟一擔任過總統的聯邦主義份子,因此他及他所領導的國家共和黨篤信聯邦政府可以成為大有為政府,除了繼續支持保護關稅政策外,亞當斯還希望政府能多協助美國的墓礎建設,提供便利給工商業。此外,他甚至還認為聯邦政府應在教芎、科學、藝術各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牠的主張,獲得已自政治舞臺消失的聯邦黨支持者的認同,儘管他在一八二八年競選連任時失利,但這兩股力量已逐漸發展形成一個新的自由黨(The Whig Party)。雖然惠格黨的候選人僅贏得一次總統大選,但在共和黨未興起前,美國基本上是又回到了民主黨和自由黨兩黨競爭的局面。一八五四年,反對蓄養黑奴的民主黨員、社曹改罩運動人士、及自由黨員成立了共和黨(The Republican Party),藉著反對蓄奴運動的普遍受到支持,共和黨很快就在國書選舉中展現賣力,並在一八六0年一舉拿下白宮寶座。
共和黨及貝先驅的自由黨在蓄奴問題方面,與民主黨的主流意見是相對立的。不過,蓄奴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人道或是人權問題,而是農業利益及州權自主的墓本經濟、政治與憲法權限之爭議。這也是為什麼蓄奴問題在美國建國之初就已存在,並隨著區域間不同的經濟發展及政治人物對中央與地方權限分配的不同解讀,而逐漸演變成區隔兩個主要政黨的重要議題。
四、法國
(一)、1997年以來法國社會黨思想及重要政策
(1)、「當代社會主義」論(socialisme moderne)與「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
當蘇聯瓦解,共產主義沒落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藉全球化橫掃世界時,向來標榜介於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中間路線的歐洲社會民主義遂陷入困境:在經濟成長上,以國有化和公共支出為主軸的經濟思想不再能帶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全球化趨勢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全球化趨勢不從心;在社會公義上,福利國家的理想迫使政府負債累累,赤字不斷上揚,財政左支右絀,知識經濟和金融活動的活躍,使得貧富差距急速加大;在政治思想上,當美國自由化,企業化思潮稱霸全球時,強調大有為政府的社會主義被認為是落伍官僚文化的溫床。英國首相布萊爾與德國總理施洛德遂發表共同宣言,提出第三條路思維,認為是歐洲社會主義未來的選擇。就在上述宣言發布前兩個星期,布萊爾曾會晤法國總理喬斯班,邀請後者簽署加入,但遭婉拒。
喬斯班婉拒布萊爾和施洛德的邀請,一方面是認為第三條路不會引起太大的注意和討論,另一方面則是不同意布萊爾部份的政治經濟思維。然而第三條路提出後,立即受到歐洲乃至全球的重視,也成了法國媒體和學界討論的焦點,讓喬斯班大感意外。於是喬斯班遂在1999年提出當代社會主義論,回應布萊爾的第三條路,並成為當今法國社會黨的思想依據。
當代社會主義論的思想主軸有四點:
第一、社會主義不僅追求均,也要求富,換言之,發展經濟與公平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兩大目標。長期以來,社會主義運動鑑於經濟已獲得充份發展而偏重均的追求,但是面對當前新的經濟發展趨勢,社會主義必須均富兼顧。
第二、社會主義並不反對市場經濟,而且認為市場經濟是迄今最有效的發展方式。然而,市場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社會主義反對完全放任市場發展而不加以糾正。
第三、市場機制的建全仍有賴國家的協助,但是後者的角色不再是直接介入而是從旁輔助。
第四、社會主義源於歐洲,然後隨著各國國情而發展出不同的形式,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仍應尊重各國傳統,維持多樣性的發展,而不應企圖統一成一個固定的模式。喬斯班更不時反覆重申:第三條路是英國工黨根據自身傳統和國情發展出來的思維,只適用於英國。
據此,當代社會主義與第三條路有幾個十分相似的地方:
1.強調權利-義務和利益-責任的相對性。
2.私人企業不再被視為會損及社會公平,反而被視為經濟成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的大功臣,是知識經濟時代活力的主要來源;
3.教育,技職訓練和終身學習被視為達成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
4.福利國家概念必須重新界定,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必須降低,支字必須減少,救濟手段必須再加上輔導措施,讓受救濟者能重新參與社會,而非僅是等待救濟的被邊緣化。
5.國有化不再被認為是實踐社會公平的必要手段,反而可能是新經濟時代的阻礙。這些關係著國計民生的大企業,透過責任的規範或民間團體監督,或許更能達到服務公眾的目的。
6.政府的責任是要在基礎建設,教育訓練,研發創新,稅制法律等方面創造一個有利經濟發展的環境,誘發私人企業發展經濟。
7.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政府的機制必須重新調整改革,權力下放無可避免。
然而當代社會主義與英國新工黨的第三條路仍有顯著的差異,概括而言,前者仍信奉凱因斯理論,強調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後者則傾向自由放任主義,認為政府對經濟活動管得愈少愈好,非不得已絕不介入。這些差異表現在經個面向:
1.工黨認為惟有當市場機能不能正常運作時,政府才要介入;但是法國社會黨堅持,當國家要負起規範社會,重分配財富和鼓勵發展的責任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下介入市場經濟運作;
2.基於同樣的邏輯,工黨承繼保守黨的觀點,認為歐盟應放任共同市場運作而無須過份介入;社會黨則認為,歐盟不僅是一個自由貿易區,所以應維持強大的能力,適時介入市場;
3.儘管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相對性,法國社會黨仍強調社會救濟的不可或缺,與照顧失業及低收入者的必要性,反對走向雙軌社會,置弱勢者於不顧;工黨雖然也同意照顧弱勢族群,但主張量力而為,不認為社會救濟在政策上的優先性。
4.法國社會當堅持涉及公共安全,社會正義,國家行政,教育衛生,交通文化等事務仍必須納入公共部門,排除在私有化之外,因此質疑工黨鐵路私有化政策,認為根本違反社會正義。
5.法國社會黨堅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犧牲勞工的工作權,因為勞工不是商品,必須獲得尊重。
上述差異,筆者以為,不僅與英法兩國政治傳統、經濟理念還有社會福利思維差異息息相關,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工黨係在所謂柴契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革命十四年後執政,而社會黨則是承接十四年的密特朗路線,兩者上台執政的社會基礎和背景截然不同。
伍、泛北歐國家
泛北歐國家的政黨主要可分成社會主義政黨陣營(以社會民主黨為主)及非社會主義政黨陣營(以保守黨為首)。北歐各國長期由勞工階級所主導的社會民主黨所執政:(一)瑞典從1932年到1976年執政長達44年,1976年首度由非社會主義政黨執政,1982年再重回執政,至1991年,才由非社會主義四大黨派(溫和黨(前保守黨)、中間黨、自由黨及基督民主黨)所組成的聯合政府所取代。1994年社會民主黨重新執政迄今。(二)芬蘭在1979年到1986年間以社會民主黨派聯合政府為主要的執政模式,聯合的政黨包括中間黨、瑞典人民黨、左翼聯盟、鄉村黨,1987到1990年由保守黨民族聯盟包括社會民主黨、瑞典人民黨、鄉村黨聯合,似乎有左右共治的形式。1991年到1994年則由中間黨與民族聯盟、瑞典人民黨及基督教聯盟聯合執政。1995年重回社會民主黨,與民族聯盟、瑞典人民黨及左翼綠黨聯盟聯合。(三)挪威在1975年到1981年由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1981年到1985年由保守黨派執政,1986年到1988年又由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1989年再由保守黨派一年短期執政,1990到1996年民眾選擇社會民主黨單獨執政,1997年基督教民主黨當選,與中間黨、自由黨聯合執政,是一個政黨輪流執政的典型。(四)丹麥的政黨執政則較異於前三者,1979年到1981年由社會民主黨單獨執,1982年到1992年長達11年的時間,丹麥是由保守黨派(包括自由黨及激進自由黨)聯合執政。1993年以後由社會民主黨與中間民主黨及激進自由黨聯合執政,似乎又有左右共治的色彩。
將上述各國的政黨意識形態分別以社會民主主義意識形態、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以及保守主義三方面來探討:
一、在社會民主主義意識形態方面:
(一)經濟面:
低利融資的「積極工業政策」(active industrial policy):以擴張國營企業和銀行為主(北歐);解除管制政策、高利率政策(北歐);低利融資政策(北歐);丹麥由於1982到1992年間由保守黨派聯合政府的連續執政,偏向採行自由的經濟政策,以消費性輸出為主要經濟活動(北歐);以荷蘭模式開創工作機會以解決失業問題(德 社民);改革影響競爭力的稅制(德 社民);強化人力資源(德 社民);重要產業及服務堅持國營化(法 社會);縮減工時,以公共建設帶動經濟成長(法 社會);積極性核能政策,覽為核能政策私有化,政府須負完全責任(法 社會)。
(二)財政面:
鼓勵外資流入,政府政策朝向鼓勵國內投資;為了創造儲蓄率採取保守的措施。
(三)社會福利面:
「集中式薪資談判」(北歐);「團結工資政策」(北歐);「積極勞動市場政策」(北歐);瑞典社會民主黨在1988大選中提出的福利政策包括:每年休假六星期、親職假從9個月提高為15個月、超過1歲半的學齡前兒童完全由政府提供日間的托育措施。1994年社會民主黨從回執政,對於年金改革的新制強調在家中照顧幼兒、繼續升學及服兵役者均應獲得額外的年金基數。以瑞典為福利典範的北歐國家,強調平等原則,對「私有化」相當排斥,特別是在福利服務方面,可以接受由私部門提供另一種選擇,但不能接受完全的私有化(北歐);挪威的「親職假」最長為一年,且並實施「病童照顧假」,幼童照顧的情事認定並不是透過社會安全而是另外的「親職假」制度(北歐);丹麥的「國民基本年金」、「勞動市場補充年金」、「勞動市場年金」、「個人私人年金」(北歐);丹麥的「親職假」為24週(北歐);以輔助就業取代救濟金發放(英 工);承諾解決失業問題(德 社民);關切社會財富的重分配(德 社民);提高最低工資(法 社會);津貼與補助增加(法 社會);致力維持及創造工作(法 社會);社會救濟不可缺,反對置弱者於不顧(法 社會)。
(四)勞工面:
集中式薪資談判、團結工資政策(相等的薪資水準)(北歐);對於失業者並不採行「工作福利」政策,許多歐洲國家都有實施基本工資政策,並有強制性訓練的規定(北歐);採取「工作線」政策,對於失業給付條件的認定、身心障礙資格的認定、疾病給付資格的認定均趨向嚴格,同時擴大傷病者的職業重建,以確保工作線上勞動力不會過份流失(北歐);積極性勞動市場(英 工);縮減工時政策,由法定39工時縮短為35工時,是源於當代社會主義的思想主軸(法 社會);堅持不裁員,薪資自議的原則(法 社會);政府立法,企業對話(法 社會)。
(五)外交面:
單一貨幣政策:瑞典在1991年申請加入歐盟(EU),1995年正式加入歐盟。瑞典因尚未完成相關的獨立中央銀行法規,同時也不是歐洲匯率機制的會員,因此被排除在1998年3月25日歐盟執委會所公佈符合採用單一貨幣歐元的國家之列(北歐);延續歐洲統合路線,強調必須尊重國家主權(法 社會);歐盟不僅是自由貿易區,也應維持強大干預機制(法 社會)。
(六)教育面:
重視教育訓練等社會投資(英 工)
(七)內政面:
新統合主義的影響(北歐)。
二、在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方面:
(一)經濟面:
重市場經濟政策(美 共和);解除管制政策(美 共和);推動減稅(美 共和)
(二)財政面:
控制貨幣以維持價格穩定(美 共和);控制通貨膨脹,刪減政府支出(美 共和)
(三)社會福利面:
縮簡福利(美 共和);採行抵用券增加市場活力(美 共和);實現充滿溫暖的高齡社會、因應少數子女社會
(四)國防面:
推動「星戰」計畫(美 共和)
(五)外交面:
推動自由貿易(美 共和);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美 共和)
(六)內政面:
限制聯邦主義將權力下放地方(美 共和);文官改革,削減文官人數(美 共和)
三、在保守主義上意識形態方面:
(一)經濟面:
1984年民營化政策項目:包括自來水、煤氣、電力與英國航空、英國國鐵、英國電信等(英 保守);重市場機制(英 保守);解除管制(英 保守);減稅(英 保守);推動自由貿易政策(美 民主);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美 民主);形塑人道主義面貌、以績效和具有變遷能力的人道主義工業社會(德 基督民主)
(二)財政面:
財政改革(英 保守);控制貨幣以維持價格穩定(英 保守);平衡預算(美 民主);減少赤字(美 民主)。
(三)社會福利面:
縮減社會福利(英 保守);以助學貸款配套的高學費政策(英 保守);鼓勵人民去承擔私人健康服務(英 保守);以社區關懷代替國家福利(英 保守);國民年金制度以及增加老人健保(美 民主)。
(四)勞工面:
限制工會並解放勞動市場(英 保守)、打擊工黨在地方政府的勢力(因為工黨掌握多數的地方政府)(英 保守)
(五)國防面:
介入兩岸關係、南北韓關係等(美 民主)
(六)外交面:
保守黨主張關稅保護政策(英 保守)、外交政策是以經濟外交為主軸,推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美 民主)、以防止核武擴散、人權等社會議題為主(美民主)、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美 民主)、推進歐洲的政治聯盟(德 基督民主)、與西方陣營加強結盟,並沿續與東方集團的連繫(德 基督民主)
(七)教育面:
以抵用券取代教育補助(英 保守);各級學校必須經過「教育標準辦公室」評鑑,不合標準則被列入辦學失敗的學效(英 保守);重視教育訓練等社會投資(美 民主);大量投資高科技與教育,維護公立學效教育經費(美 民主)。
(八)內政面:
民營化政策(英 保守);續階計畫(英 保守);機構化(英 保守);國家績效評鑑(NPR)、新政府運動(美 民主);將企管原則運用於公部門(美 民主);打擊犯罪(美 民主);強化婦女政策(美 民主)。
參、 比較分析
由上述可知,北歐國家、德國社會黨、法國社會黨所推行的政策帶有偏向社會民主主義的色彩;而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以及英國的工黨與保守黨大多是在新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之間擺盪。同時也印證了,在前言中所提及到的當前世界各國的國家形態約可分類為:一是以美國、英國為主的央格魯薩克遜為主的國家治理的意識形態;二是以歐洲國家(含泛北歐國家)為主的國家治理意識形態。除此之外,日本並不屬於上述兩大意識形態之中,但也看不出日本政黨在推行政策背後的意識形態的屬性到底為何,只能根據政策的屬性歸納入較傾向的意識形態。
將各國不同政策歸納在三種意識形態的分類之中,事實上這樣的分類是很勉強的,因為各國政黨所推出的政策為了選舉考量往往將自己政黨的政見趨向與敵對政黨意識形態相同,例如:美國民主黨在柯林頓主政下致力平衡預算、減少赤字、推動自由貿易與大量投資高科技及教育,這種便是趨向共和黨的政策定位。所以不同國家的政策定位是受到不同的意識形態所影響的,從各國的經驗來看,民意關心的仍是「經濟穩定」與「失業問題」。可以想見的是今後,意識形態對各國政策定位的影響力將會有增無減,並引發國家之間的比較與學習,特別是「經濟穩定」與「失業問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